欢迎来到KTV招聘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吴忠 [切换]
    吴忠KTV招聘网 > 吴忠热点资讯 > 吴忠励志/美文 >   . 父在须知人子于父在时固当专心读书然于世务①亦不可不知

    . 父在须知人子于父在时固当专心读书然于世务①亦不可不知

    时间:2022-10-04 15:29:36  编辑:快推网  来源:  浏览:409次   【】【】【网站投稿
    66. 父在须知人子,于父在时固当专心读书,然于世务①亦不可不知。如钱粮数目要知,上、中、下乡逐年每亩粮米银若干,白粮②银应若干,折粮田每亩应若干白银。区图③中人要接待有礼。不幸或自当家,便可井井料理。若茫然不知,无论被外人欺侮,即兄弟叔伯亦视尔如薰莸④,仆隶下人亦视尔如几上肉矣。可不猛省!是子女,于父亲在世的时候应当专心读书,然而对于谋身治世之事也不可不了解。如钱粮数目要知道,上等田、中等田、下

    66. 父在须知人子,于父在时固当专心读书,然于世务①亦不可不知。如钱粮数目要知,上、中、下乡逐年每亩粮米银若干,白粮②银应若干,折粮田每亩应若干白银。区图③中人要接待有礼。不幸或自当家,便可井井料理。若茫然不知,无论被外人欺侮,即兄弟叔伯亦视尔如薰莸④,仆隶下人亦视尔如几上肉矣。可不猛省!是子女,于父亲在世的时候应当专心读书,然而对于谋身治世之事也不可不了解。如钱粮数目要知道,上等田、中等田、下等田每年每亩地要缴纳赋税银子多少,漕粮银子应该多少,折合成每亩田应该缴纳白银多少都要知道。住在一个区、一个图中的人要以礼相待。万一哪天父亲不幸去世,轮到自己当家了,便可以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。如果茫然无知,不要说是被外人欺侮,就是自家兄、弟、叔、伯都有会把你们看作臭草,家中奴仆也会把你们看作几上之肉。能不猛然惊醒! 世务:谋身治世之事。 白粮:明清时在江南五府所征供宫廷和京师官员用的漕粮。 区图:区、图都是中国古代行政单位。 薰莸(yóu):薰,香草;莸,臭草。比喻善恶、贤愚、好坏等。出自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莸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此处偏指臭草。

    父亲在世的时候,可以为家中子女遮风挡雨,等到哪天父亲不幸去世了,谁来撑起家中的一片天呢?针对这个问题,陆陇其提出 “父在须知”,要求为人子者应当通晓世务,知道赋税钱粮所交之数,懂得待人接物之道,如此,“不幸或自当家,便可井井料理”。陆陇其提出的儿子应当学会料理世务的建议,于古于今都很适用。为什么我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呢?就是因为通常人家都是祖父创业、父亲守成、孙子败家,一代不如一代,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,以致大好的家业渐渐毁于不肖子孙之手。陆陇其“于世务不可不知”的道理对“富二代”也有启发:不但要懂得资产管理,还要懂得人际交往,如果只是贪图享受,忘记了祖辈父辈创业的艰辛,早晚有一天是要败家的。如此直言不讳的评说,确实让人警醒。

    67. 亲睦三族

    父族、母族、妻族,义固并重,情当并隆。每见人情偏于妻族亲厚,而于父母两族若近若远焉。不知夫为妻纲,此岂妻独用事①耶?盖亦未之思耳。父族母族,夫何远之有?

    对于父亲、母亲、妻子所属的三个家族,情谊上应当同等看待,感情上应当同样深厚。每每见到人们对妻子家族的人亲近厚重,而对父亲家族、母亲家族却若即若离,不很亲近。难道他们不知道夫为妻纲,家里的事情怎么能让妻子一人做主呢?大概是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吧。对父亲家族、母亲家族,和妻子家族同样亲近,哪里有什么远近呢? 用事:当权。

    结婚不是男女两个人的事情,而是涉及男女所属的两个家族的事情。结婚之后,男子就要同时面临三个家族——父族、母族(舅族)、妻族。如何与这三家族的亲属相处,是一门很大的学问。陆陇其认为“父族、母族、妻族,义固并重,情当并隆”,提醒人们“亲睦三族”,不能“人情偏于妻族亲厚,而于父母两族若近若远”。亲睦三族,可以淡化三族的区分;对不同家族的亲属一视同仁,可以消弭家庭矛盾,实现家庭和谐。这则格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。当下,大多数中国家庭与妻族联系紧密,与父族、母族关系较为疏远。导致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计划生育造成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,这些家庭的子女结婚之后,父族没有兄弟姐妹,就女方看来,母族与妻族比较起来,还是妻族关系较为紧密。然而,这种偏差很可能导致家庭矛盾,夫妻不和。因此,我们要牢记先贤陆陇其“亲睦三族”的训诫,对待“父族、母族、妻族”做到“义固并重,情当并隆”。

    68. 非宗弗同,是宗弗外

    吾人侥倖科第,不论疏,不论贫,联属①宗党。此极盛德②事,但非同宗,切勿冒认兄弟叔侄,辄轻联谱,抱惭上世祖宗,贻讥邻里乡党。盖举人、进士肯认我为同宗,其贫于吾者也。我要认举人、进士为同宗,必奉举人、进士者也。一贫一奉,遂称兄称弟称叔称侄,岂不赧颜③?且也庆吊必到,岁时必馈,称贷必从,恐失礼获愆④。若我贫贱,问他肯认否。吾恐真正同宗且闭之门不纳矣。言念及此,毋傍他人门墙牙爪也。

    我们侥幸科举登第,不论亲疏,不论贫富,连接起来都是同宗本家。这是祖上宣扬深厚恩德的事情,但不是同宗的,务必不要冒认兄弟叔侄,随意轻率地勾连族谱,否则会抱愧祖宗,遭到邻里乡党的讥笑。举人、进士肯认我为同宗,是因为他们家里比我穷。我要认举人、进士为同宗,必然会奉承举人、进士。一者贫穷,一者奉承,于是互称兄弟叔侄,难道不会感到羞愧而脸红吗?而且攀亲之后,庆贺吊唁之时必须到场,逢年过节定要赠送礼品,前来借贷也要听从,唯恐失礼而犯错。如果我家里穷、地位低,问问他还肯认为同宗吗。我想恐怕即使真的是同宗本家也会闭门不纳了。话说到这里,就不要去倚傍他人门墙,做人家的爪牙了。 联属(zhǔ):连接。 盛德:深厚的恩德。 赧(nǎn)颜:因惭愧而脸红。 获愆(qiān):愆,罪过,过失。意为犯错。

    读书人考中举人、进士之后,获取了做官的资格,也得到了免税的好处,社会地位骤然提升,自然会有人前来攀亲联谊。清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《范进中举》中,穷困潦倒的老童生范进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之后,喜极而疯,待他醒来之后,乡绅张静斋前来与他联谊,送给他五十两银子和大街上一座三进三间的大宅子。自此以后,有许多人陆续前来奉承范进,有送田产的,有送店房的,还有那些破落户,两口子来投身为仆,希图荫庇的。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,范进搬到了新房子里,家里奴仆、丫鬟都有了,钱、米更是不消说了。范进中举是文学作品中的个案,但也算不得稀奇,此种情形在明清两代比比皆是。陆陇其这一则格言讲述的就是读书人考中举人、进士之后如何妥善处理攀亲联谊之事。他认为:“非宗弗同,是宗弗外。”一切以是否具有血缘关系为辨别标准,而不是看对方的社会地位高低和家庭财产多寡。如果有血缘关系,真的是同宗,不论亲疏、贫富,都要攀亲联谊,互帮互助;如果没有血缘关系,真的不是同宗,那就不要冒认亲戚,免得抱惭祖宗、遭人讥笑。陆陇其还深刻分析了攀亲联谊的动机,他认为往往是贫穷的攀附富有的、低贱的攀附高贵的,从来没有富有的攀附贫穷的、高贵的攀附低贱的。如果自己贫贱,恐怕即便是同宗也会闭门不纳。因此,他提醒那些考中举人、进士的读书人,要认清世事,洁身自好,切勿攀附权贵,乱认同宗,自取其辱,自讨没趣。

    最新便民信息
    吴忠最新入驻机构
    15535353523